现在干玉米价格多少钱一斤?2021年10月玉米价格最新行情预测
玉米价格受多因素影响,目前饲料需求成为主导因素,带来不少负面因素。许多饲料企业因原材料成本高企而提升饲料售价。
随着十月份新玉米的上市,它将如何影响价格走向?当前干玉米价格是多少呢?本文将分析2 02 1 年1 0月玉米的最新价格走势。
以下是各地干玉米的价格情况:
河北地区:无极县0.7 8 元/斤,灵寿县0.8 3 元/斤,藁城区0.9 5 元/斤,山海关区0.8 5 元/斤,广宗县0.9 元/斤,柏乡县1 .2 9 元/斤,安新县0.8 元/斤,怀来县1 .3 5 元/斤,安平县1 .2 元/斤,南皮县1 .4 元/斤等。
黑龙江地区:依兰县1 .1 9 元/斤,道外区1 .1 3 元/斤,香坊区1 .2 6 元/斤,泰来县1 .4 4 元/斤,萝北县1 .3 元/斤,铁力市1 .4 5 元/斤,东风区1 .1 3 元/斤,桦南县1 .1 8 元/斤,郊区1 .3 元/斤等。
山东地区:市中区1 .4 3 元/斤,长清区1 .2 5 元/斤,峄城区1 .4 元/斤,福山区0.9 元/斤,安丘市1 .5 元/斤,梁山县1 .4 6 元/斤,沂水县1 .5 元/斤,陵城区1 .05 元/斤,临清市1 .1 5 元/斤,东明县1 .3 5 元/斤等。
河南地区:中原区1 .1 5 元/斤,中牟县1 .4 8 元/斤,杞县1 .5 元/斤,禹州市1 .3 8 元/斤,灵宝市1 .4 5 元/斤,南召县1 .3 1 元/斤,卧龙区1 .2 5 元/斤,新野县1 .5 2 元/斤,社旗县1 .2 7 元/斤,夏邑县1 .1 元/斤等。
请注意,以上价格为参考,具体价格以当地实时报价为准。
干玉米与湿玉米的区别在于水分含量和价格。
湿玉米水分通常超过1 5 %,而干玉米低于1 4 %,符合国家标准,可在部分地区安全储存。
湿玉米穗未经晾晒直接销售,而干玉米粒需经过脱粒和晾晒,价格自然更高。
散户通常在地头直接卖湿玉米,而大面积种植者则倾向于卖干玉米粒,以便在价格低时储存,待价格上涨时出售,以获取更多利润。
受疫情和天气影响,国内外玉米库存下降,消费增加。
尽管进口和替代品增加,供应压力有所缓解,但预计玉米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高位。
新玉米上市将缓解需求压力,但长期供应缺口仍存在,玉米价格可能继续高位波动。
新玉米的上市将导致陈粮价格难以维持,玉米价格的小幅下降将增强小麦作为饲料替代品的优势。
预计短期内市场走势将稳中有升。
建议种植户关注市场动态,以获取最佳销售时机和利润。
危害棉花的害虫及其害虫图片
棉铃虫,也称作cotton bollworm或玉米果穗螟蛉、番茄螟蛉,是夜蛾科的一种昆虫,具体是玉米果穗夜蛾(Heliothiszea或H.armigera)的幼虫。这种害虫的体表光滑,颜色可以是绿色或褐色,对农作物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玉米果穗夜蛾的成虫呈灰褐色,翼展大约3 .5 公分,每年可以发生4 到5 代。
较早世代的幼虫主要吃玉米,特别是穗尖的小籽粒,而之后的世代则转向为害番茄、棉花及其他季节性作物。
棉铃虫在中国及世界各地都有广泛分布,尤其是在中国的棉区和蔬菜种植区。
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棉区受害最为严重,近年来新疆棉区也时有发生。
这种害虫可以危害超过2 0个科的2 00多种植物。
作为棉花蕾铃期的重要蛀食性害虫,棉铃虫主要蛀食棉花的蕾、花和铃,有时也会取食嫩叶。
它是中国棉区蕾铃期害虫中的优势种,近年来其危害程度有加剧的趋势。
棉铃虫的成虫体长约1 5 ~1 7 毫米,翼展3 0~3 8 毫米。
前翅的颜色可能是青灰色、灰褐色或赤褐色,上面的线条和纹路都是黑褐色的,但不太清晰。
肾纹前方有黑褐色的纹路,后翅则是灰白色的,端区有一块黑褐色的宽带,宽带的外缘有相连的两个白斑。
幼虫的体色多样,可以是绿色、黄色或淡红色,体表有褐色和灰色的尖刺,腹面也有黑色或黑褐色的刺。
蛹的颜色从绿色逐渐变为褐色。
棉铃虫的生物学特征显示,它的发生代数因地区和年份而异。
以山东省莱州市为例,每年发生4 代。
9 月下旬,老熟的幼虫会下树入土,在苗木附近或杂草下5 cm到1 0cm深的土中化蛹越冬。
第二年春天,当气温回升到1 5 ℃以上时,成虫开始羽化,4 月下旬到5 月上旬是羽化的高峰期。
成虫具有趋光性,羽化后会夜间交配产卵,卵散产且较为分散。
一只雌蛾一生可以产卵5 00到1 000粒,最多可达2 7 00粒。
卵通常产在叶子的背面,但也有可能产在正面、顶芯、叶柄、嫩茎或其他植物上。
幼虫孵化后会吃掉卵壳,初孵的幼虫有群集限食的习性,它们会聚集在叶片的正反面,头朝叶缘排列,从叶缘向内取食,导致叶片被吃光,只剩下主脉和叶柄,或者形成网状枯萎。
1 龄到2 龄的幼虫会沿着叶柄下行到银杏苗的顶芽处,从一侧蛀食或沿顶芽下蛀入嫩枝,造成顶梢或顶部簇生叶的死亡,危害非常严重。
随着幼虫的成长,食量逐渐增大,它们会分散开来,进入4 龄后食量激增,可以吃光叶片,只留下叶柄。
幼虫在7 月到8 月为害最为严重。
棉铃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一只幼虫可以危害多株苗木。
各个龄期的幼虫都有吃掉蜕下的旧皮但留下头壳的习性,这给鉴别虫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早晨露水干后到9 点前,幼虫通常在叶片上静止,如果触动苗木,它们会摇落地面,这时是人工捕捉的好时机。
棉铃虫以蛹的形式在地下约5 cm到1 0cm深处越冬,可以通过冬季松土追肥将部分蛹翻到地面,使其死亡或被天敌捕食。
棉铃虫最适宜发生的温度是2 5 ℃到2 8 ℃,相对湿度在7 0%到9 0%之间。
第二代和第三代棉铃虫的危害最为严重,根据调查,严重地块的虫口密度高达9 8 头/百叶,虫株率达到6 0%到7 0%,个别地块甚至达到1 00%,受害叶片的比例超过1 /3 ,影响了棉花产量和质量,估测经济损失每亩大约3 00元。
棉铃虫有很多天敌,包括寄生蜂、寄生蝇等寄生性天敌,以及蜘蛛、草蛉、瓢虫、螳螂和鸟类等捕食性天敌,还有一些细菌、真菌和病毒等可以抑制棉铃虫的卵和幼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