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灌浆期
玉米籽粒成熟阶段,通常出现在七月,此时玉米对营养和水分的需求极为迫切。具体来看:在这一关键阶段,玉米需摄取充足的营养与水分以支撑籽粒的成长。
然而,施肥需谨慎,过量施肥可能引发贪青晚熟或过度脱水,进而影响最终产量。
病害与虫害的防控同样关键,尤其是在通风和光照条件不佳的田地中,多种病害常此时期并发,如玉米大小斑病、南方锈病、蚜虫和青枯病等,这些病虫害会侵袭叶片与茎秆,阻碍籽粒获取必需营养,进而减少产量。
此外,灌浆期还面临大风和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挑战,玉米果穗的增大和伸展可能导致植株重心不稳,容易发生倒伏。
倒伏不仅会损害光合作用,还可能因营养不足造成籽粒产量的大幅下降。
玉米灌浆期
玉米籽粒的形成阶段,即玉米灌浆期,涵盖了从受精到乳熟的过程,通常持续1 0至2 0天。在这一阶段,胚的发育趋于成熟,具备初步发芽能力,同时籽粒体积迅速扩大,水分含量介于8 0至9 0%之间波动。
这一时期对玉米籽粒的数量至关重要。
玉米灌浆期,顾名思义,是籽粒开始充实的关键时期。
在此期间,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尤为迫切。
受精后的玉米进入灌浆期,约1 0至2 0天,胚的分化基本完成,具备了发芽的基础。
玉米灌浆期的显著特征是籽粒体积的显著增长,形成过程中干物质含量较低,约占1 0%,而水分含量在8 0至9 0%之间变化,正处于水分积累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对籽粒数量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
在玉米灌浆期,追肥是必要的营养补充措施。
为了扩大叶片面积,提升光合作用效率,通常采用尿素作为攻粒肥,每亩施用量约为1 5 至2 0公斤,追肥的最佳时机在雌穗开花前后。
灌浆期对水分的需求尤为敏感,此时水分消耗量约占总需水量的5 0%。
若田间干旱,将影响授粉。
因此,一旦土壤表面出现干燥迹象,应立即灌溉,确保土壤保持湿润。
总结来说,通过上述对玉米灌浆期的介绍,相信大家对这一阶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希望这些信息能对您的种植实践有所帮助。
玉米进入开花期,抽雄吐丝期,灌浆期,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的标志是什么,怎么判断?
玉米从开花到成熟,经历着一系列关键的生长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判断方法。下面将介绍玉米从开花期到完熟期的各个阶段及其识别要点:
1 . 开花期
特征:雄穗开始抽出并散播花粉。
判断:当玉米顶端的雄穗开始露出并释放花粉时,即进入开花期。
2 . 抽雄吐丝期
特征:雌穗的花丝从苞叶中抽出。
判断:在雄穗散粉的同时,雌穗的花丝(玉米穗上的丝状结构)开始伸长,这是授粉的关键阶段。
3 . 灌浆期
特征:籽粒开始形成并逐渐饱满。
判断:授粉后,玉米穗上的籽粒开始发育并逐渐充实,籽粒内的淀粉开始积累,标志着灌浆期的开始。
4 . 乳熟期
特征:籽粒内的淀粉呈乳白色且未完全固化。
判断:籽粒中的淀粉开始凝固,但仍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切开后可见乳白色的浆液。
5 . 蜡熟期
特征:籽粒内的淀粉进一步固化,呈蜡状。
判断:籽粒中的淀粉继续凝固,质地变得更坚硬但仍有一定弹性,切开后呈现蜡状。
6 . 完熟期
特征:籽粒完全成熟,淀粉固化,苞叶变黄。
判断:籽粒中的淀粉完全固化,质地坚硬,苞叶变黄并开始干燥,此时是收获的最佳时机。
判断玉米生长阶段时,可通过以下特征进行观察:
雄穗和雌穗的发育:观察雄穗是否抽出并散粉,雌穗的花丝是否伸长。
籽粒的发育:通过观察和触摸籽粒,判断淀粉的固化程度。
苞叶的状态:观察苞叶是否变黄并开始干燥。
通过这些特征,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玉米的生长阶段,从而采取相应的田间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