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面对金融危机出台了哪些刺激经济的措施
国务院在5 日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推出十项重要举措以刺激经济。这些措施预计将在2 01 0年底前投入约4 万亿元,旨在促进内需增长、推动经济复苏和优化产业结构。
会议强调,要迅速且有力地推进扩大投资计划,确保措施精准有效。
会议提出的具体措施包括: 1 . 加快建设保障性住房,如廉租住房、棚户区改造等。
2 .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
3 . 重点发展铁路、公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4 . 推进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5 . 加速科技创新和产业调整。
6 . 加快地震灾区的重建工作。
7 . 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包括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和补贴水平。
8 . 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为企业减负1 2 00亿元。
9 . 增加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如取消信贷规模限制,增加对重点工程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
这些措施的实施预计将对经济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
同时,会议决定在2 01 0年四季度增加中央投资1 000亿元,提前安排灾后重建基金2 00亿元,以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确保总投资规模达到4 000亿元。
经济学家们对这十项措施表示关注。
有分析认为,这些措施显示了中国政府应对经济下行风险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对国际社会的承诺。
尽管如此,政策的长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此外,经济学家们也指出,随着非国有经济比重的上升和财政支出重点的变化,这些措施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可能有所下降。
同时,信贷放松的效果也可能受到银行惜贷行为的影响。
总的来说,尽管财政投资对社会资金的吸引力可能减弱,但投资的乘数效应仍可能带来较大的社会投资带动作用。
预计市场对这些新措施将作出积极反应,更多细节将在未来几周内陆续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