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前十名小麦种
弘麦3 6 0,经有性杂交系谱法培育而成,于2 02 1 年荣获国家认证。该品种全生育期约2 2 5 .9 天,属于半冬性类型,适合在黄淮冬麦区种植,平均产量可达6 2 8 .7 千克/亩。
新植9 号,亦为半冬性品种,同在2 02 1 年获得国家认证,以其高产量、优质特性及耐寒性著称,黄淮冬麦区试验中平均产量介于4 7 0.0至5 5 1 千克/亩,最高记录为6 2 3 .0千克/亩。
川麦9 3 ,春性小麦,全生育期1 8 8 天,亦于2 02 1 年通过国家认证,适宜在长江上游冬麦区种植,平均产量为4 04 .9 千克/亩。
金丰麦2 号,另一春性小麦品种,全生育期1 9 5 .4 天,同样在2 02 1 年获得国家认证,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2 01 9 -2 02 0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 4 6 .1 千克/亩。
信麦1 2 9 ,由信阳市农科院培育,偏春性,2 02 1 年通过国家认证,适合在长江中下游冬麦区种植,2 01 9 -2 02 0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4 2 8 .6 千克/亩。
新麦4 5 ,一种优质超强筋小麦新品,2 02 1 年通过国家认证,具有健壮苗期和良好的冬季抗寒性,平均亩穗数在4 3 -4 8 万之间,千粒重4 2 .5 -4 5 .0克。
豫农8 04 ,半冬性品种,抗倒性强,结实性好,适合在黄淮冬麦区种植,亩穗数3 6 .3 -3 9 .4 万,穗粒数3 6 .2 -3 8 .1 粒,千粒重4 4 .0-4 9 .4 克,整体表现优异。
淮麦4 7 ,半冬性中早熟品种,符合中强筋小麦标准,适合在江苏淮北种植,株型紧凑,麦穗大且均匀,每亩有效穗数3 9 .9 万,产量约5 7 6 .1 8 千克/亩。
山农4 2 ,山东农业大学培育的新品种,2 02 1 年通过国家认证,半冬性,黄淮海冬麦区试验平均产量5 8 2 千克/亩,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约6 00千克/亩,为稳产高产品种。
郑麦1 6 ,半冬性、高产稳产、多抗广适的小麦新品种,2 02 1 年通过国家认证,在国家黄淮南片麦区表现突出,2 01 8 -2 01 9 年度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05 .7 千克/亩,比对照周麦1 8 增产5 .6 %。
小麦新品种有哪些
目前市面上比较热门的小麦新品系有扬麦3 6 、郑麦1 6 、新麦4 5 、许研5 号、平安6 5 8 和西农7 3 3 这些。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这些品种的情况:
扬麦3 6 是个春性品种,个头中等,大概8 3 .2 cm高。
单产穗子不少,每亩能打到2 9 .7 万,每穗大概有3 6 .6 粒麦子,千粒重4 3 .4 g。
倒伏方面还行,对赤霉病属于中等偏上抵抗力,白粉病也还行,不过条锈、叶锈和纹枯病比较怕。
郑麦1 6 属于半冬性,身高8 0.6 cm。
这个品种比较耐倒伏,条锈病基本免疫,叶锈病也抵抗得很好,可惜白粉、纹枯和赤霉病比较容易得。
新麦4 5 也是个半冬性品种,身高7 2 .6 cm。
越冬能力不错,抗倒春寒还行。
叶锈病能应付,但条锈、白粉、纹枯和赤霉病都比较头疼。
许研5 号也是半冬性,8 1 .2 cm高。
抗倒伏能力强,条锈病来得慢点,叶锈病抵抗得好,但白粉和赤霉病比较容易中招,纹枯病也算一般。
平安6 5 8 身高7 7 .6 cm,半冬性。
越冬能力中等,抗倒伏能力强。
条锈和叶锈病抵抗得好,纹枯病还行,但白粉和赤霉病比较容易感染。
西农7 3 3 身高7 6 .1 cm,半冬性。
抗倒伏能力一般,条锈、叶锈、白粉和赤霉病都比较怕,纹枯病能应付一些。
总的来说,这些新品种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适合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种植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