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干种上玉米几天后浇水好
玉米栽培初期,大约在播种后的3 至5 天内进行灌溉是理想的选择。灌溉的时间点对于玉米的生长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玉米的基础发育。
首先,关于初次灌溉的最佳时机,种子一旦播种,土壤的水分水平对发芽和幼芽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种植初期,及时补充水分至关重要。
通常,玉米播种后的前3 至5 天是首次灌溉的关键时刻。
此时,维持土壤的适宜湿度对种子发芽和根系发展至关重要。
在决定灌溉时间时,土壤状况是主要考虑因素。
干燥土壤需要提前灌溉。
同时,气候和天气预报也应被纳入考量。
例如,如果土壤初始湿润且未来几日预计阴雨连绵,则可适当推迟灌溉。
相反,在干旱天气和土壤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应立即进行灌溉。
适时灌溉对于确保玉米种子的正常发芽和幼苗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水分是玉米生长的基本要素,尤其在干旱地区,有效的灌溉管理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适当的土壤湿度也有助于增强玉米对病虫害的防御能力。
灌溉时需避免过量,以免造成土壤过湿,影响玉米的呼吸和生长。
通常推荐使用滴灌或喷灌,以确保水分均匀分布,减少对幼苗的直接冲击。
同时,后续的灌溉计划应依据玉米的生长阶段和天气状况进行调整,确保其在整个生长周期中都能获得适宜的水分。
地干种上玉米,几天后浇水好?
在土壤干燥时,种植玉米应在3 至5 天内进行灌溉。土壤水分水平是决定玉米发芽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小麦套种玉米或小麦收割后夏播玉米的情况下。
在中国,传统上夏季玉米种植往往接续小麦,小麦收割时土壤水分通常偏低。
在播种阶段进行灌溉对于实现玉米高产至关重要,它能确保幼苗生长饱满、均匀、结实,保持植株密度,提升种群均匀度,从而实现高产。
研究表明,在干旱地区种植玉米后,应在3 至5 天内进行灌溉,以减少幼苗不足的问题,并实现植株高度均匀(1 2 cm)和单产(2 9 0.3 kg/亩)。
若要种植足量玉米,植株高度应达到1 9 .4 4 cm,单产可达4 6 0.9 7 公斤。
播种时,耕层土壤的适宜水分含量会因土壤类型而异。
因此,玉米播种期的灌溉策略应灵活调整,采取播前灌溉或播后覆盖灌溉。
播前灌溉适用于春季玉米、麦田套种玉米或夏季早播玉米。
冬季或早春灌溉春季玉米,不仅可以避免土壤温度下降,还能减少春季作物间水分竞争。
将玉米与麦田套种,利用小麦收割后的余水,实现一水多用。
小麦收割后立即灌溉夏玉米和小麦,以便为播种做准备,这有助于实现早播种和早收获,适合夏季玉米种植。
收割后立即播种小麦,随后进行灌溉。
在玉米从秧苗到拔节前的发芽阶段,通常不需要灌溉,以促进根系深层发育和增强其耐旱能力。
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若因前茬作物影响导致幼苗生长弱、肥料不足或土壤贫瘠,应结合施肥进行及时灌溉。
拔节后,玉米需水量增加,在降雨不足时,应及时灌溉,以提升土壤养分吸收、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干物质积累和茎秆发育,为生殖器官发育打下基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的研究表明,玉米拔节期灌溉对提高株高、茎粗、叶片数、单株叶片面积和干物质重量有显著影响,并能使产量提高1 7 %至2 2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