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哈密瓜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与康熙有何关系?
现代社会交通便捷,物资运输效率大幅提升,世界各地美食得以轻松享用到。伴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人们对营养均衡的关注度增加,水果需求随之增长,哈密瓜作为其中佼佼者,已融入日常生活。
哈密瓜属于葫芦科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在中国及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广泛种植,是中国最早作为水果利用的瓜类。
其历史可追溯至《诗经》,马王堆女尸胃中出土的文物也印证了其食用历史,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将其称为“小瓜”,以区别于传统的冬瓜。
如今,哈密瓜已成为夏季重要水果,并衍生出多个品种。
其受欢迎程度不仅源于其香甜多汁,还因其药用价值,如消炎解毒、催吐、祛湿、退黄等。
尽管哈密瓜广为人知且深受喜爱,但对其原产地却鲜有人知,甚至有人误以为其产地为新疆哈密,故得名。
实际上,哈密瓜真正的原产地是新疆鄯善县。
然而,为何不叫“鄯善瓜”呢?这背后涉及一段历史故事,与康熙皇帝有关。
康熙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幼年时便凭借努力推翻了鳌拜的专权,亲政后推行一系列政策,带领国家走向繁荣,深受人民爱戴。
他学识渊博,精通天文、地理、算术、文学等。
然而,人无完人,他在地理认知上曾犯过错误。
清朝时期,各地官员需定期向皇宫进贡地方特产,供皇室贵族享用。
当时新疆地区存在多个国家,哈密国较为强大,而鄯善国相对较弱。
弱国在强邻面前难以自保,常需通过讨好方式换取安全。
鄯善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曾向哈密国进贡优质甜瓜。
恰逢哈密国国王为进贡皇帝礼物犯愁,鄯善国国王的行为为他提供了绝佳方案。
于是,这些甜瓜经由哈密国国王之手,送到了康熙手中。
康熙品尝后觉得美味,询问大臣其名称。
大臣表示,这是哈密国国王进贡的,具体名称不详。
康熙灵机一动,将这种美味甜瓜命名为“哈密瓜”。
哈密瓜是哪里的特产 哈密瓜的功效与作用
导语:哈密瓜如今是许多家庭餐桌上的常客,凭借其亲民的价格、软糯的口感和甜美的滋味,赢得了大家的喜爱。最近不少人好奇哈密瓜的产地以及它的好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
哈密瓜是新疆的特产,主要产区包括南疆的师县、哈密和吐鲁番盆地,石河子等地也产出。
其中,哈密产的哈密瓜最为出名,因此得名。
作为中国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新疆在哈密瓜的种植历史上有四千多年的传统,不仅是中国甜瓜种植历史最悠久、面积最大、品种最丰富的地区,也是世界甜瓜种植资源的重要基地。
哈密瓜的营养丰富,适合各年龄段人群食用,对健康有益。
古代,哈密瓜是一种较为稀有且被视为贡品的番邦水果。
南宋时期,哈密瓜传入中国,数量有限。
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哈密瓜成为贡品,深受康熙喜爱。
康熙因记忆中对这种水果的印象而为其命名,虽有些许错误,但后人沿用至今。
新疆人认为哈密瓜具有祛病作用,因此将其作为珍贵礼品。
新疆种植哈密瓜的历史至少有4 000年,哈密瓜原名为鄯善瓜,以鄯善县为著名产地。
哈密瓜的功效与作用包括:促进造血机能,可用于补血;缓解发烧、中暑、口渴、尿路感染、口鼻生疮等症状;防晒,含有的胡萝卜素有助于抵抗紫外线,维护皮肤健康;减肥,热量低、脂肪少,适合减肥时食用;利便,性质偏寒,可帮助清肺热、止咳嗽;预防疾病,可改善疲劳、心神不安、口臭等问题,补充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哈密瓜的名字由来与康熙年间的一次贡品有关。
哈密国国王将甜瓜作为贡品献给康熙,但因路途遥远且不易保存,到了京城所剩无几。
为解决这一问题,使者决定在马车上培育甜瓜,最终在京城成功种植并成熟。
康熙品尝后十分喜爱,为感念哈密国国王的敬意,康熙便将这种甜瓜命名为“哈密瓜”,从此流传至今。
哈密瓜原名叫什么?
哈密瓜,其前身名为鄯善瓜。在新疆维吾尔语中,“穹窿”一词意为“甜瓜”,此名恰如其分地反映了哈密瓜的甜美。
因其曾作为贡品,哈密瓜亦享有“贡瓜”的美誉。
新疆民众相信此瓜能驱病强身,故而将其视为贵重礼品献上。
新疆种植甜瓜的历史可追溯至4 000年前。
现今的新疆鄯善县,作为哈密瓜的主产区,证实了其原名“鄯善瓜”的由来。
哈密瓜,作为新疆的标志性水果,以其金黄的瓜瓤、香甜的果肉和清甜的果汁著称,一口咬下,满口生津。
古时,哈密瓜被视为珍稀的番邦水果,常作为贡品献给皇帝。
南宋时期,哈密瓜便已传入我国,但数量稀少。
至康熙帝时期,哈密瓜成为每年必贡的佳果。
康熙帝对这种香气扑鼻的果实情有独钟,一时兴起,凭记忆为其命名,却误将“哈密”念作“哈密瓜”,后世沿袭此名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