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和玉米套种,能获得怎样的总体收益呢?
眼下正值春耕备播的关键时期,我跟着村里乡亲们一起学习了些种植知识。最近不少人都在琢磨:眼看要种花生了,这花生和玉米能不能搞个套种?会不会影响花生的收成?毕竟花生和玉米的生长时间有重合,市面上不少人劝咱们别这么干。
那怎么才能套种又不耽误收成呢?其实玉米和花生是可以搭配种的。
咱们知道,玉米是个典型的C4 植物,个头高,光合作用杠杠的,长个儿特别快,氮肥消耗量大。
而花生呢,就是个爱躲阴的短小家伙,主要靠地下的荚果结果,钾肥需求高,不过它的根瘤菌还能把空气里的氮固定下来,给玉米这些大田作物用。
这两种作物凑一块儿,可以说是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量自然能提上去。
而且花生玉米一起种,通风透亮,光能利用率高,玉米的收成也能跟着涨。
这种搭配,本质上就是利用了边角料和光能,实现高产。
不过这种模式得讲究个主次,得把花生放在前面,玉米是配合种植的。
推荐的比例是花生占十,玉米占二以上,这样花生收成没啥影响,玉米也能得到足够的阳光,长势特别好。
一般来说,花生在三月底四月初下种,玉米在六月初移栽。
玉米苗儿用塑料托盘从背对背的方式移栽,保证间距。
花生种的时候离玉米要留出0.4 米的距离,花生之间的排布间距在0.3 到0.5 米之间。
种地前得施足底肥,尤其是过磷酸钙,还得喷点花生专用除草剂,之后再用地膜把地盖住。
等出苗了,要及时看看苗儿长势,缺苗的赶紧补上,草长了赶紧除掉,适当浇浇水,还得留意花生的病虫害。
咱们的花生垄宽5 0厘米,用9 0厘米的地膜覆盖。
为了提高地温,让花生快点出苗,地膜上还得拱个形,拱高0.5 米,拱与拱之间的距离是1 .2 米。
花生垄之间种两排玉米。
传统的玉米花生套种,就是简单地把一行玉米插到几行花生中间,玉米和花生的分布不均匀,这样不仅长不好,玉米的遮光效果、花生的固氮效果都发挥不出来。
咱们得改进下种植方式。
首先,得选对品种和播种量,比如选那种晚熟、株型紧凑、结荚集中的抗旱抗病的好花生,每亩种1 5 到2 0公斤;玉米每亩种1 公斤。
其次,播种时间最好在3 月底或者4 月,俩作物一块儿种。
再说说种植密度,每亩种6 5 00到1 0000株花生,每穴1 到2 粒;玉米种的时候,每1 000px套种两行,株距2 0到7 5 0px,行距7 5 0px,这样每亩能收1 000到1 5 00株。
最后,还得平衡施肥,根据花生的产量要求和土壤情况来定,比如每产5 0公斤荚,需要3 公斤氮、0.5 公斤磷和1 .5 公斤钾,一部分氮靠花生根瘤菌解决,底肥最好是腐熟的有机肥,化肥适量配合着施。
玉米和花生可以套种吗?会不会影响花生的收成?
花生的根系较浅,但吸收能力出色,加之根瘤共生作用,其对土壤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但仍推荐在排水顺畅的沙壤土中进行种植。土壤微酸性环境对花生生长更为适宜。
花生对盐分的耐受力较弱,不适合在盐碱地种植。
玉米与花生实行间作是可行的,关键在于合理规划以实现土地的有效利用和双收双赢。
尽管间作可能减少花生产量,但玉米的生长密度需适当调整,以保障花生获得充足光照,从而促进其产量提升。
玉米作为高秆作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旺盛,属于C4 植物,需大量氮肥。
花生则较为矮小,耐阴耐旱,为地下荚果作物,对钾肥需求较高,且其根部固氮菌有助于将空气中的氮转化为作物可利用的形式。
花生与玉米在间作时,由于生长高度差异,互不影响光照和通风。
避免过密种植玉米是间作成功的关键。
花生在沙土中种植更为理想,无论是产量还是籽粒饱满度都优于在粘土中。
花生与玉米间的距离应保持适当,以确保花生能够充分吸收阳光。
一般而言,保持一米以上的间隔即可,这样的布局对生长并无不利影响。
尽管间作可能降低花生单产,但整体收益有望增加。
花生与玉米的间作模式有效提升了土壤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带来了收益的提升。
通过间作充分利用边界效应和光照条件,是提升产量的科学种植方法。
在适宜的空间布局下,作物能够更充分地吸收光合作用和二氧化碳,从而提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