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水稻育苗播种,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在东北白城这边,我们大约在五年前就开始尝试不催芽直接播种了,但通常不催芽的话出苗需要十天左右,我有一年甚至等了1 1 天才出芽,所以后来我就改用催芽方式了。水稻发芽的最低温度是1 0度,最适宜的温度是2 8 度左右,如果选择不催芽直播,就一定要密切关注天气,确保平均气温稳定在1 0度以上时再播种,否则一旦出现连续低温,种子就有可能坏掉或者出苗时间大大延迟。
不催芽确实会增加种子坏掉的风险,因为种子发芽需要更多温度,在东北这种早晚温差大的地方,全靠中午的温度,如果中午没太阳,一天的效果可能就没了。
我附近有些农户每年都有因为种子坏掉而不得不重新育苗或购买种苗的情况,这无疑增加了种植成本。
催芽虽然费时费力,而且如果操作不当还容易把种子催坏,但相比直播在育苗床里,大家还是更倾向于催芽。
其实催芽并不复杂,可以用2 5 %的戊唑醇或咪鲜胺浸种5 天,期间每天用棒子搅动几次,让种子充分吸收水分和药剂,便于出芽和消毒。
浸种后,捞出种子并淋干,然后选5 0斤的编织袋(一定要能漏水),把种子放在袋子里,用3 8 度的温水从上到下浇透,多浇一些是为了把袋内的冷气排出去,提高种子发芽的温度,之后让袋子稍微晾干。
接下来,在家门口搭个小塑料棚,把稍微晾干的种子放在棚内的木板床上,上面盖一层棚膜,每天上午1 0点和下午2 点分别用3 8 度的温水浇一次袋子,确保水流到地上,注意水稻不能积水,晚上如果有门帘的话用门帘盖住以防低温。
天气好的话两天就能出芽,天气不好也就三天,这种方法不会坏种子,无论什么天气情况,出苗时间最多延迟两天,这比直播早出三天左右要好得多。
在东北,最好是在播种前催芽,这样既能抢时间,又能降低种子坏掉的风险,让农民更放心,为了好的秧苗,做些复杂的事情也是值得的。
东北地区水稻育苗播种是什么时候开始的?浸种后不催芽直接播种可以吗?
水稻浸泡处理后,虽可直接种植,但考虑到温度因素,建议还是进行催芽处理。特别是在东北地区,低温环境下催芽更有利于整齐且良好的出苗。
我个人并不推荐农户采用不催芽直接种植的方法。
在黑龙江垦区,这种方法并未被广泛推广。
其优点在于避免了因催芽导致的高温风险,但缺点是出苗速度慢,易受旱害,增加了工作难度。
水稻直播分为水直播和旱直播,水直播适用于湿润平坦的田地,催芽与否均可,但出苗时间不同。
旱直播则需根据土壤和苗情来决定是否催芽。
水稻种植后通常需几日才能出苗,早稻在低温条件下需5 天左右,晚稻高温条件下需3 天左右。
出苗前应以露田为主,实现干生根、湿长苗,保证幼苗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生根,在无氧条件下长苗,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若使用蔬菜大棚预苗,当大棚温度控制在2 5 -2 8 ℃时,5 -7 天即可出苗。
室外直播的稻种则需1 0-1 3 天。
室外直播的稻种在稻田中的温度不稳定,因此从种植到栽秧所需的时间因气候条件而异,通常在7 -1 0天。
在辽宁地区,水稻种植主要采用“旱育稀植,适宜机插”的方式。
出苗速度受温度影响,稻种发芽的最佳温度为2 0-2 5 ℃,快速发芽温度为3 0-3 5 ℃,但芽质较差;最高发芽温度为4 0℃,温度过高会抑制顶芽生长。
据相关部门测量,在控温条件下,出苗速度与温度相关,稻种发芽的最佳温度为2 0-2 5 ℃,快速发芽温度为3 0-3 5 ℃,但芽质较差;最高发芽温度为4 0℃,温度过高会抑制顶芽生长。
水稻种子催芽后,应根据苗地准备情况晾晒1 -2 天,待催芽后温度降至与自然温度一致即可播种。
水稻直播种植方法水稻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步骤与要点
1 . 水稻直播种子处理步骤:首先,挑选发芽率在9 5 %以上的种子,均匀摊放在晒垫上晾晒1 至2 天,期间需不断翻动,确保种子均匀干燥。其次,对晒干后的种子进行筛选,剔除杂草种子、杂质、不饱满粒和病粒,保留颗粒饱满、重量一致的优质种子。
随后,用食盐水浸泡种子,去除漂浮的秕粒和杂质,最后用清水冲洗三次,保证种子清洁。
2 . 水稻直播播种技巧:直播水稻一般比移栽水稻晚播7 至1 0天。
早稻适宜播种期为日平均气温稳定超过1 2 ℃时,长江流域多在4 月上中旬;双季晚稻直播期在7 月上中旬。
播种时,小面积种植可采用人工撒播,均匀播种有利于稻株均衡生长。
常规稻直播每公顷播种量约4 5 至6 0公斤,适合手工撒播;杂交稻每公顷播种量约3 7 .5 至4 5 公斤,手工撒播难以保证均匀性。
3 . 水稻播种后管理要点:苗期管理要查苗补苗,确保稻株均匀分布和生长平衡。
直播水稻需保持田面湿润,干旱时及时灌溉,保证幼苗扎根和立苗。
分蘖期管理,保持3 至4 厘米水层,促进分蘖生长。
分蘖后期加深水层,抑制无效分蘖,生长过旺时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和预防倒伏。
4 . 收获时机对水稻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过早收获会导致青米多、谷粒轻、碎米增多,影响质量;过迟收获则可能导致穗上发芽和落粒,损失产量。
适宜收获期一般在9 0%稻穗变黄、7 0%稻梗干枯、谷粒硬化时,抢晴天及时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