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草原美景的?
作家初到大草原时的经历和感受,成为了文章《草原》的主要。文中,作者按顺序展示了草原的壮丽景色、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的场景,以及主客欢聚畅饮的场面。
通过这些生动描绘,草原的自然美、人文美和风俗美得以充分体现。
《草原》中详细描述了草原的天空、空气、平地、小丘、羊群、骏马和大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草原风光的赞叹和对草原生活的热爱。
信息来源于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
老舍写的《草原》中,草原的美体现在哪?
在内蒙古大草原,人们不仅欣赏到了如诗如画的景色,还感受到了蒙古族同胞们的盛情接待。这种温馨的场景,展现了蒙古族对汉族同胞的真挚情感,也彰显了我国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的大家庭氛围。
老舍先生在《草原》一文中,以访问草原的顺序,详细描绘了从初入草原到分别的各个场景,着重突出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欢聚一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出蒙汉两族人民之间深厚的情谊。
值得一提的是,老舍先生作为语言大师,在《草原》一文中巧妙地将看似矛盾的场景融合在一起,使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生动地表达了复杂的思想感情。
例如,“小丘的线条柔美,就像中国画般,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翠色欲流”与“流入云际”看似矛盾,实则相得益彰,形象地展现了草原的生机与美丽。
“翠色欲流”描绘了近景中草原的浓绿欲滴,而“流入云际”则表现了远景中草原与云天相接的壮丽景象。
这两种视觉形象的结合,更加突出了草原的自然美和作者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