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玉米行距多远,株距多远才是科学的
春播玉米的种植布局一般株距设定在3 3 至4 0厘米,行距则维持在5 0至6 0厘米的范围内。而夏播玉米的株距可以压缩到2 5 至3 3 厘米,这样的配置能让春播玉米亩产密度稳定在3 3 00到4 000株之间,夏播玉米则能达到每亩4 000到4 5 00株的数量级。
如果选用茎叶夹角小、叶片向上升的玉米品种,行距可以适当缩小;相反,对于高秆、叶片平展的大穗型品种,则应该适当加大行距。
在采用半株距或者一穴两粒的播种方法时,对种子的发芽率有着明确的要求,需保持在8 5 %到9 2 %之间。
在定苗环节,要依据株距标准来操作,倘若出现缺苗的情况,可以选择邻近的两株作为补充。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玉米品种在耐密植性上存在差异,紧凑型杂交种由于耐密性强,适宜种植密度较高且产量稳定,而平展型品种耐密性相对较弱,增加密度空间有限,过密种植反而可能导致减产。
玉米(学名:Zea mays L.)属于禾本科玉蜀黍属,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作物,它还有很多别名,比如玉蜀黍、棒子、缺枝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等。
在东北辽宁地区,人们又亲切地称它为珍珠粒;在潮州话里,它被叫做薏米仁;粤语中称之为粟米;而在闽南语中,则称作番麦。
玉米不仅是关键的粮食和饲料作物,同时也是全球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玉米的遗传特性非常复杂,变异类型众多,在传统育种过程中,周期长、变异幅度大,且有可能影响到子代的正常生长发育。
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这些问题,显著提升了育种的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
玉米不仅味道甘甜,适合用来制作各种美食,如玉米烙、玉米汁等,还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重要原料。